把“不可能”变为“可能”————2017-2018学年春季开学典礼致辞
日期:2018-03-07 阅读:8534 作者:校务办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开学典礼致辞
陈履伟
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新学期今天正式开始了,开学典礼将拉开本学期教育教学的序幕。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初一年级的同学来说,你们要打好基础,扎实、扎实、再扎实,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养成、再养成,要有自己的个性特长,鲜明、鲜明、再鲜明。对于初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你们将参加生物、地理的学业水平考试,要高质量地学完初中阶段三分之二的课程内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坚实的基础,跨入初三阶段的学习。对于初三年级同学来说,你们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国家级的考试,他将决定着你们对于未来的选择空间,不管你承不承认,这都将是一次决定命运的选择,你有什么样的努力,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对我们生存最重要的东西,反而无视他的存在。比方说:对我们的生存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食物和水。他们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但如果再仔细想一下,就发现不对了。因为,好像大气对人的生存更加紧迫。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完全不吃食物的情况下生存时间最多一周左右,一个人在完全不喝水的情况下生存的时间仅为3天左右,而一个人在完全没有大气的情况下生存时间仅为1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我们生存上所需要的东西,第一是大气。大气,因为他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反而忽视了他的存在,这是很不应该的。
那么,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呢?听、说、读、写、算。这些就是我们学习中的最重要的学习行为,是初中学习的基础。然而,我们却对他的重要性是忽视的。我们经常在做这些事情:听说读写算,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建立起如何听、如何说、如何读、如何写、如何算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如何听?第一要聆听。集中注意力尊重别人的发言。第二要归纳总结。整个讲话的要点是什么?可用哪些关键词概括。第三是思考。结论和论据是什么?怎么论证的。第四是我的判断。结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或部分正确?理由何在?如果做到这些,那么,你的听的学习就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花了同样的时间,收获会成倍地增加。
昨天早晨,我代表学校赠送给每位同学六帧书签。六帧书签,代表了六个方面,这就是书写、说话、唱歌(品画)、行礼、做人。这六个方面,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本行为,正是在这些学习生活的平常处,我们要“更新”。提出了更新外在行为、更新内在精神、更新学习习惯的要求。就是要求大家在平凡处做出非凡,在基础上做出卓越。
新年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节目里,来自贵州大山里的小学生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了袁枚的《苔》,感动了全国。诗如下: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我校初一的曹宇阳同学,在18频道节目中表演了钢琴独奏曲,也像一朵苔花学着牡丹灿烂地开放。
这些都说明,只要从平凡处做起,就能达到非凡;只要从基础上做起,就能实现超越。
人生在世,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有国家大事,也有生活小事,事各有别,但事理相同。其实所有的人做的就是一件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文字:“可能”问“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它回答道:“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我借用泰戈尔的句式说:“不可能”问“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它回答道:“在那奋力拼搏者的脚印里。”
只要你留下奋力拼搏的脚印,走得越稳,走得越远……,最终你会发现可能的目标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发生了改变,从一个生物的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进而变成精神独立的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