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年级毕业典礼致辞
日期:2022-06-23 阅读:7813 作者:校务办
种子精神 泥土情怀
陈履伟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好!今天的毕业典礼,是我们同学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标志。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我们一起见证同学们生命的成长。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的价值,可以和人的生命成长的价值媲美;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可以象人的生命发展那样令人惊叹!
我们的家长不会忘记:当同学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生理的成长,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一次耳朵听到声音反应的时候,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第一次微笑的时候,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的时候,第一次迈出蹒跚的脚步独立行走的时候,都会引起全家人的欢呼和欣喜。今天,我们正经历着同学们精神成长的快速发展期,我们的同学们不应忘记:我们的每一个快乐与烦恼,每一个成功与失败,每一次任性和担当,每一次欢笑和泪水,其背后都伴随着家长们的心一起跳动。相比于三年前,今天我们父母的脸上多了一道皱纹,发际之间又多了一根白发。
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希望别人超过自己。但是,有两种人是个例外。第一是父母,第二就是老师。老师是唯一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而引以自豪的人。在过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是老师陪伴我们经历了一段人类的文化之旅,在知识的大山中爬山涉水,在科学的海洋里迎风斗浪,在人际的交往中品尝酸甜苦辣。使我们有条件,第一次站在社会的面前,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家长们对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共同的学习,共同的生活,命运已经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中华上中是我们的母校,我们是中华上中的学子,这段青春的记忆,将永存于我们的心中。从今天起,你们将各奔东西,母校只能看到你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人生多离别。离别意味着独立,它告别少年,独自走上青年的大道;离别意味着创新,它告别已知,走向未知;离别意味着成长,告别当前,走向未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在这离别之际,我提议让我们向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一首歌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错了。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父母给了我们血脉之根,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之根,是同学间的相互促进给了我们力量之根。只有这个根,才能使我们长成大树。只有这个根,才能使那向上的枝叶,向往蓝天,发出“向哪里去”的追问?这就是我们的校训中“思远”的真正内涵。“思远”:就是不断地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就是面向过去的寻根与面向未来的理想的统一。“厚德”一词,来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种子的精神和泥土的情怀。种子精神就是像天宇运行不息、不屈不挠;泥土的情怀就是像大地胸襟广阔、承载万物。种子精神就是要有高贵的精神气质,泥土的情怀就是要有大众的平民情怀。种子的精神就是要追求卓越;泥土的情怀就是要立足平凡。
种子精神和泥土情怀,既有西方文化的源流,又有中国文化的血脉。
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爱默生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梭罗说:“你有一粒种子,我就期待奇迹的横空出世。”“任何人想要活得充实坚强,必须立足在自己脚下的土地。”《圣经》新约中有句名言,“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就会结出许多粒。”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种子与泥土的关系。
中国文化中有庄子的“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陆游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陶行知的“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发芽、开花。”袁隆平的一生就是与种子打交道的。他说:“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我愿做一粒健康的种子。”他真正地做到了以一粒种子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粮食供给。
践行种子精神,泥土情怀,就能成为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位历史人物,叫做王阳明。阳明是号,阳明之意,就是光明,就是任何时候不做亏心事。不做亏心事,心理就是稳定的、健康的,不用担心,不用害怕,一切放心,就是“此心光明”,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守仁是名,他的名字来自于《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智慧所能达到的,不能用道德去守护它,虽然得到它,终将失去它。可见,所谓守仁,是用道德去守护智慧。如果说,种子精神是智慧,那么,泥土情怀就是道德,种子只有植根于泥土中,只有用道德守护智慧,智慧才能茁壮成长。
当同学们即将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请原谅我对校训、校风作了冗长的解释。请记住,我们的校训:“博物明理、厚德思远”。我们的校风:“种子精神、泥土情怀”,我们的培养目标: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这是母校送给各位的最重要的嘱托!也是同学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通行证!
同学们:社会第一次开始选拔我们,我们将面临着竞争,竞争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更好地学习的权利。我不想说,你学得好,考得好,将来生活会更好。虽然,这也是一种现实,未必是全部的事实。但它是一种“猪栏的理想”。因为,它就好像在对动物说:你过来吧,你听话就会给你好吃的。但是,我想说,今天的努力,会给自己增加主动选择的机会,会给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自由。事物就是这样的转换着,今天,你追求无限的自由,将来,你反而没有选择的机会;今天,你寻求过度的轻松,将来,你反而更加沉重。
幸福源于劳动的创造!美丽来自奋斗的青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过程。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永远的成功;一次失败,也决不意味永远的失败!“学以致圣”,而不是“学以制胜”,不是要去战胜别人,而是不断超越自我,那么,我们将迎来一个美丽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谢谢大家!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