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博物明理 厚德力行

首页 > 魅力课程 > 法制宣传>

“中学生网络安全与文明素养”书面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网络安全与文明素养"书面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摘  要】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还可以使学生结识世界各地的朋友。但是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复杂的网络环境对中学生文明素养会产生良莠不齐的影响;中学生普遍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为了了解中学生文明安全上网的情况,以便给予有效指导,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题,拟通过这次中学生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的方法,使网络真正成为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网络  文明  安全  素养

【正  文】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1、在网络时代,信息充斥我们周围每一个空间,过量的信息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但是也使择选信息的难度加大,信息超载日益成为普遍的现象。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简称网络素养)正逐渐导入各种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并正在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一个新看点。

2、国内现状:只有零星的一些网络安全或文明的调查问卷,而且主要集中在大中专院校。针对中学生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状况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调查。

3、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文明安全上网的情况,以便给予有效指导。拟通过这次中学生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特点及存在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网络文明与安全素养的方法,使网络真正成为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的重要工具。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我们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访谈等形式,其中问卷调查的问卷自行编制,共44道题,全部为选择题,其中42题单选,2题多选。

三、调查统计情况结果

我们于20093月上旬对南昌市洪都中学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二个年级共10班的4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93份,回收493份,有效问卷476份,并对此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一、个人基本信息:

1.男生271人,女生205人;初中学生290人,高中学生186人。

二、上网习惯:

1、上网主要在网吧占15%,在家里占58%,在学校占18%,其他占9%

2、对网络的情感处于的阶段是:不喜欢占12%,上不上无所谓占34%,喜欢但能有所节制占50%,非常迷恋且不能自拔占3%

3、每星期上网的次数?每周一两次占35%,几乎每天都上网占12%,不一定占26%,很少占28%

4、每次上网时长:1小时左右占49%2-3小时占39%3小时以上或通宵占12%

三、对上网的认识:

1、有81%的学生认为网上道德重要,有9%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1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2、有58%的学生表示知道中学生网络文明公约,有4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3、有21%的学生认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有32%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要严格控制,有47%的学生认为利弊参半应适当指导。

4、有33%的学生表示老师家长是不支持上网,有54%的学生表示老师家长是有条件支持,有13%的学生表示老师家长是完全支持。

5、有62%的学生表示老师家长反对上网,最主要的理由是认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有38%的是认为易受不良信息的诱导,错交不好的网友。

6、问到“当老师或家长不允许你上网时,你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28%的学生表示听人教育不上网,有18%的学生表示瞒着他们偷偷上,有54%的学生表示与他们沟通争取支持。

四、上网目的、内容:(可多选)

1、有94%的学生表示上网的目的是因为学习紧张,压力过大,上网聊聊天,玩玩游戏等,缓解一下压力;有87%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学习生活太过单调,网络内容多,上网丰富生活;有82%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学习需要,上网寻找一些资料帮助学习;有66%的学生表示是因为生活需要,日常娱乐或与亲朋好友通信的方法;30%的学生表示是因为生活中朋友太少,无聊空虚,到网络上交朋结友;有10%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家庭生活不快乐不和谐,缺少关爱,寄托网络。

2、有74%的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玩网络游戏;有87%的学生表示是聊天或交友;有90%的学生表示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有68%的学生表示是获取信息,有62%的学生表示是帮助学习或工作;有46%的学生表示是通讯或联络;有29%的学生表示是其它。

五、聊天与游戏:

1、有78%的学生表示不会打开陌生人给的诱惑性网址;有3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QQ曾经被盗,不知道如何防范QQ被盗的现象;有28%的学生表示聊天的内容主要是一般学习生活的话题,有41%的是侃大山,瞎聊;有9%的学生表示聊天的时候会经常说脏话,有47%的学生表示会偶尔说脏话,有44%的学生表示从来不说;有37%的学生表示在网上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行为与现实中一致,有58%的学生表示不一致;有47%的学生表示非常厌烦上网时大呼小叫,谩骂散布虚假信息的现象,有28%的学生表示有些厌烦,有2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但不参与,有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经常参与。

2、有26%的学生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46%的学生表示偶尔玩,28%的学生表示不玩;有14%的学生表示经常在游戏里恶意PK别人,32%的学生表示偶尔,54%的学生表示没有。

六、黑客:

24%的学生崇拜或欣赏电脑黑客;有11%的学生尝试过当黑客;有18%的学生不认为或不清楚黑客行为是违法的。

七、不健康信息:

1、在机房或网吧发现黄色网站链接,有10%的学生会去随手点开浏览。

2、有25%的学生会主动或偶尔游览不健康的网站。

3、有75%的学生遇到同学接触不良站点会反对;有16%的学生默许;还有9%的学生会参与。

4、有80%的学生认为浏览不健康网站对青少年成长有不良影响;11%的学生认为无不良影响;还有9%的学生认为有利有弊。

八、网上消费:

1、有15%的学生认为网上消费安全,有29%的学生认为不安全,有56%的学生认为应该注意安全;有32%的学生表示使用过网上消费,其中有38%的学生通过电话支付,28%的学生通过网上银行,21%的学生通过宽带账号,11%的学生通过汇款。

2、有31%的学生用生日、电话号码等简单设置密码,有69%的学生用字母、符号、数字、特殊字符混用设置密码。

3、当问到“收到一封的邮件,声称你的可消费账户已经被抽中大奖,请你登录它提供的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查看你的账户,你会怎么做”时,有8%的学生表示会登录该网站看看再说,有46%的学生表示鉴别真假后,再做决定,有46%的学生表示不会登录该网站。

九、网恋:

1、有15%的学生有网友,而且见过面;有56%的学生有网友,但不曾见过面;有29%的学生没有网友。

2、有27%的学生认为见网友太过危险,不该见面;有61%的学生认为有些危险,慎重最好结伴前往;有12%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危险的,想见就见。

3、当问到“与网肥初次见面后,对方若以各种理由再次邀请到外地游玩”时,有58%的学生认为不去,太危险;有30%的学生认为可以去,只要小心就是;有12%的学生认为只要免费的有玩就去。

4、有23%的学生相信网恋,45%不相信,32%认为分情况;有15%的学生表示会去尝试网恋,61%的学生表示不会,24%的学生表示难说。

5、有9%的学生表示会轻易把真实情况告诉网友,33%的学生表示会有选择的告诉个别网友,58%的学生表示不会。

十、网络影响:

1、有13%的学生表示上网后成绩下降了不少,有24%的学生表示下降了一点,有54%的学生表示没有变化,有9%的学生表示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

2、有54%的学生表示上网使自已的社会经验变得丰富,处事变得老练了;有18%的学生表示网络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及观念有明显影响,有38%的学生表示网络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及观念没有影响。

四、分析与建议

通过前面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初步分析,可以看到网络在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给涉世未深、价值观尚未定型、辨别能力较差、缺乏抵御力的中学生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和消极影响,给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及家庭必须正确面对这一新的挑战。

(一)学校要重视优化对孩子的上网教育

1.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网络时代,每个教师都应加强自我学习,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做好学生的表率,能够和学生一起共享资源。使用网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的交流等。每个教师不仅做到课堂上是一个教书匠,课后还是学生可靠的网络伙伴。

2.学校必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校素质教育口号喊的震天动地,而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升学的压力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于是网吧极易成为中学生逃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因此学校必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打破拿考试成绩论英雄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3.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大纲和课程标准。学校在关注升学考试课程的同时,更要关注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音体美劳等课程,开展好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程,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开展好适合自已特色的校本课,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各类学生发挥潜能的有益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4.用“爱”来教育每一个学生。缺少爱的学生更愿意呆在网吧,在虚拟世界里找寻各自的“快乐”。因此每一位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尤其对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一颗爱心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用爱来温暖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5.做好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信息时代,网络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它是最快捷全方位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对待中学生上网学校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引导他们。学校德育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班主任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利用课堂或课余,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法律法规,教师也可将新闻媒体报道的由于学生上网引发的一些事件如:上网后引发的犯罪,上网时间过长猝死于网吧、网吧失火等信息及时地传递学生。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责任感;也可以利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板报、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加深学生对网络道德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6.通过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学校要把社会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必须遵守的校纪校规,强制学生遵守。

7.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中学生正是身体趋于成熟,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人生最为脆弱的时期。一些学生在心理负担无法释放时,就很容易利用网络具有的安全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跳进虚拟的网络世界来获得心灵的慰籍。因此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心理辅导信箱,或利用校园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无需面对面而可以畅所欲言的空间,给他们吐露心声的场所,在绝对安全和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中,因人而异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8.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学校在尽力投资建设校园网、努力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应将学生的上网需要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学校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强烈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一些适合他们自己的网站或网页,指导学生文明有效的使用网络,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网络行为。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让学生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3.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二)家庭要重视优化对孩子的上网教育

中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是在家中度过,上网的时间和地点主要也是在家中或校外的网吧。抑制学生上网,家庭的教育、监管极为重要。因此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家庭有问题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特别是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在家庭中缺少关爱,与外界交往较少,这时他们就想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寻找精神寄托。因此家长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时时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安全,让家对他有吸引力,这样就会减少网络对他的诱惑。

2.注意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的直接榜样,因此每个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和教育孩子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孩子诚实了,才能不习惯说谎——上网去了,可偏说老师留在学校补课;自己缺钱上网了,可偏说老师要收资料费了。孩子守信了,也就守时了,该回家的时间就不会去网吧了。

3.加强自身学习。有的家长说:我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不懂网络,怎么学呢?这里的学习不是要求家长要学会多少技术知识,而是应通过各种形式关注和学习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感性认识。通过学习家长可以在网络方面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与孩子的需要合拍。

4.引导教育孩子明确上网目的。有条件或具备网络知识的家长,在孩子上网初期,可以陪同孩子一同上网,引导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帮助孩子如何分辨和选择健康、积极的网站和信息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对于不懂网络知识的家长,可以通过自己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康的网络素质,不迷恋于游戏等不健康信息,理智地对待学习和上网的关系。五是订立上网条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订立上网有关条约,对孩子上网的条件、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约定。如约定每天或每周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力所能及地搞一些家务等,可以上网半小时(每天)或周末上两小时。利用这样的约定,不但有利于孩子通过网络获取一些健康有益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守信用、重承诺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6.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配合。为了生计,家长们非常忙碌,但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点时间和学校、教师沟通,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收费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减少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管理之间钻空子的机会。

(三)社会对网络信息的管理要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通过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达到正本清源。

网络信息资源非常庞杂,除了积极的信息外,在网上游离着大量糟粕信息,这些消极的信息资源恰恰吸引着未成年的中学生,使其深受其害。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放,尤其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有效过滤不健康信息,为未成年的学生输送科学、健康的信息软件,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另外利用行政、法律手段,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检查与监控,若发现不健康信息资源,严肃查办,严格规范和科学化信息的源头已刻不容缓。

其次,要加大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由于受利益驱使,网吧业主们大多数不择手段,利用中学生尚未成年,缺乏基本的判断力、辨别力和自控力的弱点,诱使他们在网上涉及一些较为刺激的不健康信息,提供吃住等条件,诱使他们长时间呆在网吧。因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把网络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

总之,现在的中学生伴随着网络在成长,对于他们上网只堵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护措施,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尽职尽责,要共同关注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发挥各自教育、引导的不同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功能,使网络伴随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