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建邺区普通中学优秀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及案例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普通中学: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各校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建邺区第二届普通中学优秀校本课程和首届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及案例评比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评选学校范围
初中和普通高中
二、评比奖项及内容
1.综合奖
(1)优秀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2.单项奖
(1)校本教材 (2)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和案例
三、评比标准
(一)优秀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能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关注学生差异,培养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2.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案、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方案、形成课程纲要以及配套的课程资源。
3. 校本课程开发能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课程实施中学生能积极参与,且要实施一年以上,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良好影响。每学年总课时数不低于12课时。
(二)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结合本次优秀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和案例评
比情况以及近两年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综合进行评比。
(三)优秀校本教材
1.报送的教材可以是正式出版的教材,也可以是未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学辅导丛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合作编写的国家和地方课程教材等,不在此次评选内容之列。
2.教材编写能根据所在区域及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课程目标明确、合理、科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的要求,体现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有机整合,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4.所参评校本课程必须已经实施一年,且教学管理到位。
(四)校本课程研究优秀论文和案例
1.内容和范围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体构建及相互关系;课程建设与推进区域特色发展关系;校长课程领导力;课程建设与促进学校发展的关系;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课程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教师课程执行力;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管理、评价等。
2.形式和格式要求
(1)论文和案例形式:论文应具有主体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也可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其中论文正文前须撰写论文摘要(200~300字)及关键词(3~5个),全文以3000~5000字为宜。
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标题要主题鲜明,案例反思要条理清楚,符合背景、描述、反思的写作格式,全文以2000~3000字为宜。
(2)书写格式的要求
封面:注明题目、作者(多人合作须注明执笔人)、学校、任教学科、联系方式等信息。
正文:只显示论文或案例的题目,不显示其它信息。A4纸打印
标题:宋体,小二号字;全文:宋体小四号字;页边距:上、下、右边距各2.5厘米,左边距3厘米。
序号:文章中的序号用【一、(二)1.(1)①】,请不要用自动格式。
四、评比方式
(一)“优秀校本课程”和“优秀校本教材”评比
1.初评。根据上交材料情况由评审组进行初评。
2.现场陈述:在初评的基础上,由已通过初评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主要实施者进行陈述(如果申报的是同一校本课程和教材可由一位老师进行陈述,也可由两位老师分述)。
(1)校本课程陈述
陈述的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情分析、实施情况等。可以配合陈述,展示校本课程资料(教材、教案、作业,学生活动和反馈信息等)。
(2)校本教材陈述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过程及应用情况。包括本教材的编写人员、教材的框架及内容要点、教材的体例结构、教材编写的风格特点等;校本教材开发价值等。
3.现场答辩:陈述过后,由评委提问,陈述人答辩。
(二)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和案例评比
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总获奖面为60%,其中一等奖为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五、申报要求与评比结果
1.申报数量:按照要求,符合评比条件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都可申报。论文和案例原则上每校总量分别不超过5篇(论文和案例各5篇)。
2.申报时间:各初中对照条件,将评比申报表(纸质稿和电子稿各一份)及相关资料由学校审核盖章后,于
3.评比时间:区教育局将于2012年10月组织评审,对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参加现场评比的学校和项目名单。2012年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现场评比。
4.评比结果:本次活动将评出优秀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及案例一、二、三等奖,对校本课程建设好的学校评出“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特别说明:2010年参加建邺区首届校本课程评比获得一等奖,本次“综合奖—优秀校本课程”不再参评。
附件一:建邺区第二届普通中学优秀校本课程评比申报表
附件二:建邺区普通中学优秀校本教材评比申报表
附件三:建邺区普通中学优秀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研究论文和案例评比报送情况汇总表
建邺区教育局
2012年7月